《新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和除法》教案教學設計反思》這是一篇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完成了計算部分的復習(包括口算、筆算、對計算結果取近似值)、相關概念的判斷。第二課時完成簡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復習。
小數乘法和除法
教學目的:
1、整理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小數乘、除法。
2、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結果與第二個因數和除數的關系。
3、應用運算定律能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
4、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會用循環小數表示商。
5、能用進一法和收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這節課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和知識進行總復習。今天這節課我們首先復習小數乘除數計算。[板書課題]
二、整理復習
1、口算:
(1)120頁第1題
填書。
(2)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簡要小結。
2、在計算中理解法則。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計算小數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簡便運算
(1)123頁第2題
填書,集體訂正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乘法的運算定律.
(2)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32×1.25
10.1×8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計算結果有幾種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環小數?
二、在判斷中辨析概念。
1、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它的積是兩位小數。
2、M×0.98的積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環小數。
4、2.5×17+2.5×13=2.5×(17+13)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每天看35頁,要看4天。
三、在運用中掌握方法。
師:學會小數乘除法,還要學會運用知道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120頁第2題
學生審題,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說一說怎樣想的。
2、123頁第4題
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3、李老師用200元買字典,每本40.8元,可以買幾本?
4、工地上有171噸貨物,用載重8噸的汽車要運多少次?
四、復習小結
今天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P123頁第1、3題,P125頁第13、15題。
課后反思
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完成了計算部分的復習(包括口算、筆算、對計算結果取近似值)、相關概念的判斷。第二課時完成簡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復習。
在第一課時,建議筆算選取學生易錯的幾類題型進行針對性練習。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錯誤:轉化成整數后是兩位數乘三位數的小數乘法。如:1.4乘1.32;整數乘小數,且整數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間有0的小數除法,如: 89.44÷43。
【反思】
從前一階段小數乘小數的教學效果來看,孩子們大多數掌握的比較好。也因為本部分內容的重要和困難,我特別放慢了教學的節奏,加大了練習課的訓練力度,特別是對部分學生采用密集型過關式訓練。所以通過強化訓練后乘法計算的正確率終于能夠居高不下了。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本學期更大的難點內容,做好了前面的準備,我終于進入新課的教學。首先,我從幾道口算題入手,引導學生復習整數除法中接觸過的商不變的性質,再利用2道筆算題復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因為在前面的教學中都是學生自己總結出的計算的方法,所以記憶相對來說也更深刻些,現在雖然相隔時間較長,依然很輕易就回憶出來了。
于是我結合買單價3.2元的蘋果3千克共需花多少元?解答問學生:根據這道題中的條件和問題,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你能寫出除法算式嗎?不僅溝通了乘除法之間的聯系,也直接得出了9.63=3.2這一舊知,更引出了9.63.2=3。據此,讓學生先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合理猜測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可能是怎樣進行的,通過學生的大膽猜想,基本能得出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這樣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再通過合作討論交流,初步得出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我沒有約束學生先看除數來決定小數點移動的位數,而是默許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轉化,然后在練習中引導他們逐步發現只需要把除數變成整數,而被除數也隨著除數的變化而相應的變化就可以了。
所以,最終的方法依然是學生自己發現的。
課堂總是這么豐富多彩,我的學生總是能給我很多的感動,相信他們行他們就真的能行。